陳潮宗——從傳承到創新,39年堅持,只為中醫更好未來!

 

堅守中醫39載——奉獻與初心

創新服務經驗

- 創辦中醫會訊雙週刊

擔任中醫會訊前87期總編輯,每期內容囊括全聯會活動報導、總編輯的話,以及中醫相關人物專訪

創辦中醫會訊雙週刊

創辦中醫會訊雙週刊

- 辦理聯誼活動

共同創辦前三屆卡拉OK歌唱比賽及高爾夫聯誼活動,活動每年仍持續辦理,目前已持續20多年

辦理聯誼活動

辦理聯誼活動

辦理聯誼活動

- 創辦國際學術大會

創辦台北國際中醫藥學術論壇並擔任大會主席,2007年第一屆約300人參加。現2025年已延續舉辦到第十七屆,現有2000多位中醫師及醫藥專家參加

創辦國際學術大會

創辦國際學術大會

創辦國際學術大會

創辦國際學術大會

- 購置永久會館

2008年金融風暴時,買下台北市核心地段五鐵共構台北火車站對面「台北市中醫師公會」永久會址。一坪37萬,約100坪。為公會建立永久基業、為會務蓬勃發展奠下基礎。現價值每坪超過百萬以上,增值3倍

購置永久會館

購置永久會館

購置永久會館

購置永久會館

- 推動國際交流

國際交流遍及韓日美加及東南亞,促使台北與韓國韓醫深入交流,帶動台韓全聯會及12地方公會及女中醫師公會團體建立交流

推動國際交流

推動國際交流

推動國際交流

推動國際交流

- 連續5年規劃全聯會醫藥記者會

自2021-2025年,現今每個月一場,迄今已舉辦38場。記者會主題均與中西醫合治、中醫現代化及診所業務推廣相關

連續5年規劃全聯會醫藥記者會

連續5年規劃全聯會醫藥記者會

連續5年規劃全聯會醫藥記者會

連續5年規劃全聯會醫藥記者會

連續5年規劃全聯會醫藥記者會

連續5年規劃全聯會醫藥記者會

- 反映負面新聞

維護媒體對中醫藥新聞正聲量,若發現負面新聞,立即要求修正誤導

反映負面新聞

反映負面新聞

- 規劃中醫雜誌及健康講座

擔任媒宣規劃8年大型民眾講座,並與專業醫藥主流媒體,如今周刊、康健、HEHO健康…等合作共同出版中醫藥雜誌專刊,一年一本共8冊。

規劃中醫雜誌及健康講座

規劃中醫雜誌及健康講座

規劃中醫雜誌及健康講座

規劃中醫雜誌及健康講座

規劃中醫雜誌及健康講座

規劃中醫雜誌及健康講座

規劃中醫雜誌及健康講座

規劃中醫雜誌及健康講座

推廣中醫

- 擔任國父紀念館講師23年

自2002年起受聘為國父紀念館「生活美學中醫養生班」主課教師,課程每年三期,每期16堂課,學員人數約50-70人,至今已持續授課23年,從未間斷

擔任國父紀念館講師23年

擔任國父紀念館講師23年

- 贊助中醫嘉年華

113年「中醫嘉年華」  在高雄舉辦,於活動中捐款,以實際行動支持中醫產業發展與社會公益

贊助中醫嘉年華

贊助中醫嘉年華

- 健康媒體固定來賓

自2015年起,受邀為全國知名健康節目固定來賓,如TVBS《健康2.0》、年代《聚焦2.0》,每週參與1-2次錄影;累計接受媒體專訪超過300次,積極推廣中醫健康保健理念。但拒絕綜藝節目及非專業節目之邀請

健康媒體固定來賓

健康媒體固定來賓

- 推廣中醫每季、每月、每週

自2021年起,為財團法人中國醫藥研究發展基金會創辦每季、每月、每週活動,已經延續4年

推廣中醫每季、每月、每週

推廣中醫每季、每月、每週

- 招待外國團體

接受國外機關團體或學校要求,如扶輪社、美國Clemson大學、美國Stanford研究生…等來診所,安排中醫藥相關之參訪活動,推廣中醫藥文化

招待外國團體

招待外國團體


精研醫道,承載信念——專業與實踐

中醫師終於可以合法使用超音波為病人進行診療了!

- 鑑於韓國醫界推動二次釋憲,成功爭取醫用超音波使用權的先例,陳潮宗醫師於2024年3月17日下午3時,邀集台灣長照醫學會理事長劉伯恩、中醫師全聯會理事長詹永兆,共同協商推動台灣中醫師合法使用醫用超音波的權利。隨後,詹永兆理事長成立「超音波使用推動小組」,並任命林展弘理事擔任召集人,與中華民國醫用超音波、台灣長照醫學會學會合作,特為中醫界開辦培訓超音波教育課程,完成該研習課程可獲頒結業證書;近期更獲得了醫用超音波醫學會正式核備並通過「中醫師會員」資格。我們僅在短短一年內,便成功為中醫師合法使用超音波的權利邁出歷史性的一步!

個人中醫專業

- 創新中醫特色醫療

過去曾成功發展中醫減重療程(民國91年至今)、針灸埋線技術、三伏貼、美顏針、中醫醫美,分享同道,現今中醫師普遍應用

創新中醫特色醫療

創新中醫特色醫療

創新中醫特色醫療

創新中醫特色醫療

- 創新中醫特色醫療

陳潮宗醫師十五年前已在自由時報、聯合報、常春月刊發表、撰稿過「三伏貼」相關醫藥報導,本院為最早研發科學化之三伏貼治療,效果備受肯定 (下圖為 2008.07.14 各家電視台報導陳院長三伏貼新聞)

- 不斷精進醫美技術及新知

陳潮宗醫師持續精進醫美新知,時下最夯的外泌體技術,已吸引多位知名媒體人前來體驗,包含知名主持人楊月娥、資深醫藥記者洪素卿、TVBS新聞台化妝師團隊。都來找陳醫師體驗外泌體

- 專業技術名揚海外

致力於中醫醫美技術傳播,曾赴加拿大卑詩省中醫師公會進行學術演講並完整講授三日醫美課程,隨後獲聘為該公會終身顧問,開創加拿大中醫師可以用九針治療正式應用於醫美

專業技術名揚海外

專業技術名揚海外

 

專業技術名揚海外

- 國際專業學術專題英文演講十數場以上

歷年來受邀至國際東洋醫學會、世界針聯等國際學術機構進行英文專題演講,累計場次已有十數場以上

國際專業學術專題英文演講十數場以上

國際專業學術專題英文演講十數場以上

個人學經歷

- 特考及格執業滿39年,歷任公立醫院醫師;博士畢業、晉升教授;擔任中醫師公會重要職務;數個醫學會創會理事長;擔任行政院政務顧問;承接政府單位研究計畫主持人及審查委員;受邀至數個醫學中心演講並聘為顧問

 

  • 01
     
    中醫師特考74年(第四名)及格
  • 02
     
    省立花蓮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
  • 03
     
    台北市立和平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
  • 04
     
    中國醫藥大學大中醫所攻讀碩士博士(2011畢業)
     
  • 05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第15屆理事長
  • 06
     
    連續擔任中醫師全聯會4-12屆常務理監事職務(已有27年)
  • 07
     
    台灣中醫臨床醫學會第四屆理事長
  • 08
     
    台灣中醫美容醫學會創會理事長
  • 09
     
    台灣基層中醫師協會創會理事長
  • 10
     
    中醫師同德會創會會長
  • 11
     
    中央健保局台北區中保會主委
  • 12
     
    2022年至2025年,獲連續兩任院長聘任為行政院政務顧問

獲連續兩任院長聘任為行政院政務顧問

診所新址開幕,眾多政治界前輩、中醫界、醫界理事長、同道及眾多社團領導親自蒞臨現場祝賀

診所新址開幕,眾多政治界前輩、中醫界、醫界理事長、同道及眾多社團領導親自蒞臨現場祝賀

診所新址開幕,眾多政治界前輩、中醫界、醫界理事長、同道及眾多社團領導親自蒞臨現場祝賀

診所新址開幕,眾多政治界前輩、中醫界、醫界理事長、同道及眾多社團領導親自蒞臨現場祝賀

診所新址開幕,眾多政治界前輩、中醫界、醫界理事長、同道及眾多社團領導親自蒞臨現場祝賀

 

  • 13
     
    私立中原大學部定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
  • 14
     
    財團法人中國醫藥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兼總幹事
  • 15
     
    中央選舉委員會台北市委員
  • 16
     
    考試院考選部典試委員
  • 17
     
    衛福部中醫藥諮詢委員
  • 18
     
    花蓮慈濟醫學中心顧問
  • 19
     
    不定期受邀至各醫學大學或醫學中心演講,包含媽祖醫院、花蓮慈濟醫院、台大新竹分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奇美醫院中醫部、嘉義基督教醫院…等
  • 20
     
    台北中區扶輪社創社社友,25年來保有社友資格
  • 21
     
    衛福部中醫司研究計劃主持人
  • 22
     
    衛福部中醫藥司研究計劃審查委員
  • 23
     
    第21屆國際東洋醫學會學術大會執行長

個人著作

 

  • 01
     
    已出版二本中醫藥學術專書(屬學術專書著作)
  • 02
     
    已發表56篇學術論文,其中包括4篇SCI論文第一作者
  • 03
     
    自2000年起在知名書商出版已出版22本中醫藥科普推廣書籍;網路書店實體通路皆有販售。多本著作曾登醫藥健康新書第一名榜單紀錄。最近一本仍在金石堂排行第15名


承擔責任,擘畫未來——願景與決心

 

  • 01
     
    爭取中醫健保點值維持0.95以上(現政府政策宣示西醫保0.95)
  • 02
     
    接軌居家醫療,深入長期照顧
  • 03
     
    試辦中醫健保住院,提升臨床訓練
  • 04
     
    發展院外湯煎室(中醫診所共享煎藥房)
  • 05
     
    頸腰椎牽引機法規鬆綁並供中醫師使用
  • 06
     
    循醫用超音波前例,爭取醫用自費用途之聲光電波及雷射治療儀器開放中醫師使用
  • 07
     
    創造民眾對中醫高度認同並利用中醫
  • 08
     
    邀請廣納優秀人才一起參與公共事務